《農村綠皮書: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(2023—2024)》發布今年糧食總產量預計突破七億噸
2024-05-11 16:14:29
近日,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《農村綠皮書: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(2023—2024)》(以下簡稱《綠皮書》)。《綠皮書》指出,2023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,預計2024年糧食總產量突破7億噸。
2023年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,我國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,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、穩定經濟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,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、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《綠皮書》顯示,2023年我國產業增加值89755億元,比上年實際增長4.05%,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為7.12%,與上年基本持平。產業對GDP實際增長貢獻率為5.94%,拉動GDP實際增長0.31%。
《綠皮書》指出,畜產品、水產品和蔬菜供應充足,預計全年生豬供應量整體有所下降,但仍高于正常保有量。農產品貿易規模基本持平,繼續發揮保障供給和調劑余缺的功能。肉類、乳品、水產品和水果等高價值農產品進口增加,大豆進口增長速度放緩。重要農產品與食品價格在總體穩定的基礎上發生結構性波動。全年大豆價格保持低位運行,玉米、豬肉價格有望在下半年企穩回升。食品制造業、冷鏈物流業、餐飲業等涉農產業規模繼續擴大,但國內外市場需求恢復仍不及預期,整體將延續低速增長態勢。
具體來說,國內玉米價格2024年下半年或將走高。2023年新玉米上市后供應增加而需求不足,整體價格下行探底,預計玉米價格在2024年上半年主要維持低位震蕩,但下跌空間不大。下半年隨著玉米供應減少,供應方對價格的主導權提高,時間、資金成本累積下可能使價格走高。另外,近年來國家推動玉米市場化改革,玉米的商品和金融屬性提升,市場機制對玉米價格的決定作用逐漸加強,頭部企業對玉米價格的主導作用加強。
預計2024年國內大豆價格波動區間收窄,全年均價呈下降趨勢。近5年來,國內大豆市場總體保持供大于求的狀態,這是大豆價格低位運行的根本原因。國內大豆產量有望在政策引導下繼續增長,同時,2024年全球大豆預期增產,進口到港成本或將降低,大豆進口量將保持高位。需求方面,壓榨消費量增幅有限,而且,因為低價蔬菜和肉類的競爭,食用消費量增幅也將有限。供應繼續增長而需求增量有限,預計2024年國內大豆價格繼續保持低位。
預計國內小麥價格2024年下半年表現偏弱。2024年上半年小麥存量減少而終端面粉消費又在旺季,供不應求使小麥價格走高。下半年新季小麥上市,供應增加,小麥價格將會走低。預計2024年國內稻谷價格小幅走高,價格重心較2023年略有上移。但是市場“稻強米弱”現象依然嚴峻,稻谷價格可能受大米價格上行困難的影響,在局部地區走低。
預計2024年國內豬肉價格先跌后漲,全年均價同比上漲。供應方面,預計2024年上半年國內豬肉供應相對充裕,下半年逐漸減少,全年供應量同比下降。根據生豬生長周期,2024年國內生豬出欄量先增后減,同比小幅下跌;行業去產能使養殖端壓欄意向減弱,生豬宰后均重或同比小幅下降;國內豬肉價格低,進口量或有限。需求方面,從人口結構和肉類消費結構的變化來看,豬肉消費量或同比微降。綜合來看,供應降幅大于需求降幅,預計豬肉價格上漲。
展望2024年,《綠皮書》認為,我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,以加快建設農業強國、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為主線,聚焦“兩確保、三提升、兩強化”方向重點,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仍然較為充足。